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2025年第七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国际会议(CSTE)征稿

点击量: 时间:2025-02-18 编辑:王宇涵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


以下文章来源于计算机学术 ,作者CSTEE

2025年第七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国际会议(CSTE)将于2025年4月18-20日在中国武汉举行。此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承办,IEEE提供技术支持。


(CSTE已被列入IEEE会议官方列表:

https://conferences.ieee.org/conferences_events/conferences/conferencedetails/64638)


在前六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次会议将继续关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新理论及其应用,为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学术发展方向提供一个广泛的交流平台。


会议官网:http://cste.net

会议时间:2025年4月18-20日

会议地点:华中师范大学南湖校区

截稿日期:2025年2月10日


Co-sponsored by

图片
图片

Hosted by

图片

Patrons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委员会  ▼

Organizing Committee

Honorary Chair

刘三女牙,华中师范大学


Advisory Chairs

Irina Lyublinskaya,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李业平,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Conference Chairs

Ikseon Choi, 美国埃默里大学

左明章,华中师范大学


Conference Co-chair

马红亮,陕西师范大学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Chairs

Fred Paas,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

Heli Ruokamo, 芬兰拉普兰大学

罗恒,华中师范大学

翟雪松,浙江大学

张琪,淮北师范大学


Publication Chairs

刘智,华中师范大学


Publicity Co-chairs

杨玉芹,华中师范大学

周筠,陕西师范大学

Ghanem Al Bustami,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大学

詹泽慧,华南师范大学

李浪,衡阳师范学院


Local Organizing Co-chairs

李秀晗,华中师范大学

刘博文,华中师范大学


Regional Chairs

Fong Peng Chew,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

Kyungbin Kwon,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Cheong Kang Hao,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贺相春,西北师范大学

王良辉,浙江师范大学


Track Chairs

聂竹明,安徽师范大学

姜浩哲,浙江大学

李幸,江汉大学

杨启凡,福建师范大学


Awards Chairs

陈迪,华中师范大学

皮忠玲,陕西师范大学

杜玉霞,广州大学

丁继红,海南大学

陈真真,北京邮电大学

秦颖,北京外国语大学


主题报告嘉宾  ▼

Keynote Speakers

图片


Prof. Ikseon Choi

美国埃默里大学

Ikseon Choi 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数据科学中心学习系统科学教授,现任内尔-霍奇森-伍德拉夫护理学院教育系统科学助理院长。2003 年至 2023 年,于佐治亚大学担任学习、设计和技术教授,后在埃默里大学成立了 CHOICE 实验室(通过智能、计算和教育改变健康结果)。该实验室整合了学习科学、数据科学、健康科学和先进技术,旨在创新、验证和推广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人类的学习、表现和福祉。他长期投身于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响应性的教育研究",致力于了解真实体验和反思性思维如何促进人类在解决复杂的现实世界问题方面的专业知识发展。


图片


 贾积有教授

北京大学

贾积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育学院(2015)和香港公开大学(2017)客座教授、香港教育大学访问教授(2023)、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学者(1997、2013)、香港大学访问教授(2012)、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访问教授(2007-08)。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育学院(2015)和香港公开大学(2017)客座教授、香港教育大学访问教授(2023)、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学者(1997,2013)、香港大学访问教授(2012)、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访问教授(2007-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北大理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哲学博士。


图片


雷静教授

美国雪城大学

雷静教授是美国雪城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及博士生导师,其研究聚焦于信息技术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具体涵盖新技术的教育应用、技术的社会文化及心理影响、网络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等。她已出版4本学术著作,发表了80余篇学术期刊论文和专著章节,另外在各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报告100多篇,其中特邀发言30余次。雷教授主持了美国考夫曼基金会(2008-2010)、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2013, 2021-2024)及国际研究和交流委员会(IREX, 2018-2020)资助的项目,并多次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申请书评审专家。她目前是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和评审专家,其研究成果被《今日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高等教育记事》、《教育周刊》和《福布斯》等媒体广泛报道。雷教授于2017年获得国际华人教育技术学会服务奖,2018年荣获雪城大学优秀导师奖。


图片


李业平教授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李业平教授是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教学、学习和文化系的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STEM教育、数学教育和教师教育。他是国际STEM教育期刊(全球STEM教育领域排名第一的研究期刊)和《STEM教育研究杂志》的创始人兼主编,这两本期刊均由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并且还是一些专著系列的编辑,包括斯普林格出版的《STEM教育进展》。除了出版超过15本书籍和专题期刊之外,他还在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领域发表了大量文章。他的工作得到了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斯宾塞基金会在内的多个资助机构的支持。他还组织和主持了许多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年会、2004年第十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ICME-11(2008年)、ICME-12(2012年)和ICME-13(2016年)等国内外专业会议上的小组会议。他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了教育认知研究的博士学位。



图片


Assoc. Prof. Jeremy Knox

英国牛津大学

Jeremy Knox是牛津大学教育系的数字教育副教授,Kellogg学院的正式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涵盖教育、数据驱动技术与更广泛社会之间的关系,曾主持由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ESRC)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资助的项目。此前,Jeremy曾任爱丁堡大学数字教育研究中心的联合主任,目前是高等教育研究协会(SRHE)“数字大学”网络的联合召集人。他的著作包括《人工智能与中国教育》(2023)、《数据正义与城市权利》(2022)、《线上教学宣言》(2020)、《人工智能与包容性教育》(2019)和《后人类主义与大型开放在线课程》(2016)。




 特邀报告嘉宾  ▼  

Invited Speakers

*特邀报告名单按确认参会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图片

宋燕捷

香港教育大学


研究方向:增强现实 (AR)、虚拟 现实 (VR)、人工智能 (AI) 和元宇宙 教育、多模式学习分析和创新教学法设计



图片

江波    

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自适应学习技术,学习分析,中小学编程与人工智能教育



图片

黄惠雯

韶关大学


研究方向:使用 360 度 VR 视频进行沉浸式学习跨学科和教育中的人工智能



图片

王兵书

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无人机、人工智能教育


图片

刘勇

北京邮电大学


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涉及教育统计、教育测量和应用程序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



图片

权国龙

江南大学


研究方向: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应用设计和分析


图片

肖文

安徽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智能教育中的技术和人工智能



图片

Alex W. C. TSE

香港大学


研究方向:技术增强学习、科学教育、评估、测试和测量、课程与教学、协作学习



图片

孙迪

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大数据和定量研究


图片

刘智

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学习分析和教育数据挖掘


图片

SeJung Kwon

美国埃默里大学


研究方向:使用虚拟现实的伤害预防和安全教育,改善学习成果并减少危险行为


图片

张晓红

日本关西大学


研究方向:将创新的定性研究方法融入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开发和教学



图片

Spencer Benson

澳门教育创新


研究方向:教师发展、学习提升、 以及课程改革



图片

Craig D. Howard

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


研究方向:通过教学设计案例构建设计知识



图片

柳瑞雪

西北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VR/IVR教育应用,学习科学与技术等


图片

李通

美国鲍尔州立大学


研究方向:创造力和设计思维


图片

张力力

四川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教学技术集成、教学设计和寓教于乐



图片

刘晓绪

江苏大学


研究方向:推进教师教育,促进社会正义




 出版检索  ▼  

Publication & Index

图片

本次会议文章将由程序委员会严格审核,通过审核录用的文章在完成注册和报告后将由IEEE出版收录至CSTE 2025会议论文集,提交进入IEEE Xplore在线数据库,提交Ei-Compendex,Scopus 等检索机构审核。


出版检索历史

往届会议论文集均已收录至IEEE Xplore在线数据库,并被Ei核心及Scopus检索


 期刊推荐  ▼  

Journal Recommendation  


完成注册及报告的优秀文章将有机会被遴选推荐投稿至以下期刊,投稿文章须在会议投稿版本的基础上新增50%内容

图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

ISSN: 2196-7822

主编:李业平

影响因子:5.789

检索: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 Scopus, CNKI, EBSCO Discovery Service etc.


图片

Children

ISSN: 2227-9067

客座编辑:罗恒 & Ikseon Choi

影响因子:2.0

引用指数:2.7

检索:SCIE, Scopus, DOAJ, ProQuest etc.


图片

Education Sciences

ISSN: 2227-7102

客座编辑:罗恒

影响因子:2.5

引用指数:4.8

检索:ESCI, Scopus, CNKI, DOAJ, ProQuest etc.


 投稿指南  ▼  

Submission Guideline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s

专题一:教育技术和系统

专题二: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和社交计算

专题三:教育中的人工智能

专题四:STEM 教育和计算思维

专题五: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

专题六:数字技术促进人类发展

更多征稿主题请参考:http://cste.net/cfp.html



投稿须知

Submission Requirements

1. 征稿截止日期:2025年2月10日

2. CSTE 2025国际学术会议官方语言为英语,只接受英文论文,投稿者务必用英语撰写论文

3. 如果您只报告,不发表文章,请投稿摘要;如果您要发表文章,请投稿全文

4. 投稿篇幅要求至少双栏四页。注册费用包含五页,超出页数将需要支付超页费

5. 会议将收取注册费用,具体信息请见会议官网



投稿方式

Submission Methods

(两种投稿方式二选一,请勿重复投稿)

1. 可复制链接在线投稿:

http://www.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cste2025

2. 或通过邮箱cste.edu@outlook.com投稿


 湖北武汉  ▼  

Wuhan, China

向上滑动阅览



图片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武昌长江南岸蛇山峰岭之上。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历代屡建屡毁,今天看到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的。黄鹤楼是国家5A级景点,享有“天下绝景” 、“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是武汉的城市地标之一,因唐代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而名扬天下,李白等都为黄鹤楼留下了诗词。登上黄鹤楼远眺,可以看到滚滚长江和武汉三镇风光。


图片


晴川阁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有“三楚胜境”之美誉,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世称“楚天第一楼”。

晴川阁和黄鹤楼隔江相望,晴川历历汉阳树,这景致,古诗里都唱了无数回了。登上阁楼,感受一把“楚天第一楼”的豪迈吧!


图片


东湖风景区景色惊艳,被称为武汉的肺,水域宽广,空气清新,走一圈,整个人都精神了。

包括磨山景区、樱花园、梨园、绿道、水上乐园、鸟类世界、花卉园、儿童乐园等。磨山是东湖的主峰,山上有多处观景台;樱花园每年春天吸引大量游客;梨园秋天景色迷人;绿道适合休闲散步;水上乐园适合家庭游玩;鸟类世界和花卉园则分别是鸟类爱好者和花卉爱好者的天堂。


图片


湖北省博物馆坐落于武汉东湖之滨,成立于1953年,是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馆舍建筑总面积11.4万平方米,展览面积3.6万平方米,展出文物2.5万件以上。四大镇馆之宝为: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联系人:邬老师

邮箱:cste.edu@outlook.com

电话:18302820449


欢迎添加官方微信,获取及时一对一咨询服务。

关注公众号,了解会议资讯,跟进学术热点。


                       

关注B站官方账号,大咖报告不定时更新

关注微博官方账号,会议动态随时看

                              

undefined

                          


相关文章: